中國園林演變

 

 
     
 

西周素樸的囿

 
 
  從有文字記載的殷周的囿算起,中國園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。隨著社會的進步,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,自成體系。

  囿,是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、遊樂的一種園林形式。通常在選定地域後劃出範圍,或築界垣。囿中草木鳥獸自然滋生繁育。狩獵既是遊樂活動,也是一種軍事訓練方式;囿中有自然景象、天然植被和鳥獸的活動,可以賞心悅目,得到美的享受。

  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靈囿(約西元前11世紀)。《詩經•大雅》靈台篇記有靈囿的經營,以及對囿的描述。如“王在靈囿,鹿鹿攸伏。鹿鹿濯濯,白鳥篙篙。王在靈沼,於軔魚躍。”靈囿除了築台掘沼為人工設施外,全為自然景物。秦漢以來,絕少單獨建囿,大都在規模較大的宮苑中辟有供狩獵遊樂的部分,或在宮苑中建有馴養獸類以供賞玩的建築和場地,稱獸圈或囿。
 
 
 

 
 

 
  園林歷史 名園簡介 園林建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