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/28/05

給諾貝爾得獎者崔琦先生
『紅藍』兒女的一份心意


請有關機構轉告給諾貝爾得獎者崔琦先生,本人因為錯過機會未能參加崔琦先生的獲獎籌款會,但從報章上得知他患有心臟病,且身體虛弱,因我浸製的”西藏雪蓮奶”,經過多個實驗後對此病有良好的功效,所以我才想推介給他飲用,希望他能早日康復,繼續研究有益世人的工作!
我不是想高攀崔琦先生,實在我也是『紅藍』兒女的一份子,想當年:五十年代初期,一九五二年就讀於九龍培正小六,寄宿『中座』小學宿舍,第二年中一『光社』,剛巧培正新校舍落成於『球場』後面的何文田山上,所以我能『首期之一』就讀於中學部的新校舍而寄宿於窩打老道的前座中學部宿舍。當年的寄宿費相當昂貴,每月膳費八十元,床費五十元,洗衣費三十元,另加午睡後的茶餐自費餅乾或蛋糕等。學校分上、下午班,寄宿生都是上午班,所以每天放學後吃完午餐都可午睡。
那個年代培正中學的寄宿生非富則貴,唯獨我這個小子藉藉無名,不富也非貴,祗是我那位監護人兼契媽則大有來頭。她老人家乃是當年留學美國攻讀『博士』學位後回校任校長之李孟標先生的夫人”伍文中老師”,倆位老人對我真是無微不至,祗可惜這個任性又調皮的我,有緣無福,不識去接受,至今仍萬分內疚。
當年培正有三多,這不是香港無線電視劇『真情』內的三多燒臘.而是培正是學生多(四千多學生)、教師多久(幾百位)、人才多(每年赴考的會考畢業生百分之九十),同期寄宿而今在紐約為律師、醫生等聚過面有多位。記憶猶新的有功夫片巨星李小龍的當年師兄張卓慶同學,他便是當年九龍區華人總探長張榮錦的兒子,(當年全香港祗得三位華人總探長,香港區的周雲川先生,九龍區的張榮錦先生『潮州怒漢』,新界區的林漢先生『客家大漢』。因為我與他性情近,常聚同行,所以才從他的家人和傭人口中得知他的乳名?『張敬祝』,後來移民澳洲身為詠春拳之『掌門人』云。
伍老師沒有孩子,視我如親生,老人家每晚都待我上完自修堂後到我床前問好才回上頂樓鐘房,而每朝都要我到她房內問安早晨才由那掛滿『萬國旗』天棚橫過中座新校舍上課,因為當年的中座天棚第一個房,唯一硬牆梗房給李孟標校長夫婦作宿舍,全中座天棚臨時建築物都是給女教師作宿舍的,『閒人不得經過』。
其他多由伍老師口述,較為深刻,有數學家之一的培正教務主任何宗頤老師(我七二年回校拜望時,李孟標校長邀得當年風雲教師多位歡聚於慶相逢酒家。據云那時仍有幾所學校爭聘何老師,任教數學)。一位是音樂老師黃飛然老師,我在伍文中老師房內聽過留聲機他與李麗華合唱的一首馬來亞情歌,(歌名忘記),另一便是『紅藍』兒女的『紅藍』教練黃啟堯老師,他老人家是當年培正校長林子豐先生之前任『黃堂』(註:應作黃啟明,培正並無黃堂此人,恐是馮棠之誤,詳情請參閱培正中學簡史之頁)校長的胞弟云。黃老師不但是培正『紅藍』籃球隊和體育堂的教練,亦是我們中學部宿舍的舍監,每朝都由他督導我們寄宿生早操後到膳堂食早餐才上課,調皮的我們背後稱他『黃牛』(對不起呀黃老師),十多年前聽牙醫博士陳維松同學說他移民紐約且居住孔子大廈云,真可惜未能拜候他老人家。
如果上星期能參加崔琦先生的籌款會,可與他多談一些『紅藍』史實,如今請你多保重。如想多知一些『西藏雪蓮奶』的來源系脈,請與我連絡,當會傳真資料給你。
『紅藍』兒女為你祈禱,祝你身體安康,生活愉快。亞們。
1-917-321-3222
陳大偉寫於紐約



Up_ArrowB1F1.gif (883 bytes)


E.mail


This Page hosted by Get your own Free Home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