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/06/09
培正號外
2009年4月6日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聲明: 本文只供培正同學傳閱, 絕不作公開發表, 如有報導失實, 敬希指正
1, 緣 起 2, 問 題 培正直資和津貼的抉擇, 此抉擇看似尋常, 但影响範圍包括培正的傳統,
培正小學學 生能否直升中學 (註: 所謂一條龍), 中學教職員薪酬和保障, 培正同學會, 小學能否 生存, 培正大廈的資金, 培正副學士的籌劃,
高級行政人員的升遷 等問題, 對於每一位培正同學, 雖然沒有投票權, 但應該關心和發表意見, 津貼 是香港教育界的辭匯, 表示政府負擔大部份費用, 學生繳付學費很少, 但沒有選收學生權力, 學校受政府嚴厲監管, 包括學科內容, 校內行政等, 即成為公立學校, , 培正小學學生不能直升中學, 培正中學受政府派位收學生, 至於培正中學可收取 75%培正小學畢業生, 早晚也沒了, 一條龍培正的傳統失了, 斷龍啦! 英文書中文教的傳統也將沒有啦! 同學會只有捐錢的份兒, 其他也沒有啦! 甚麼加冕禮, 同學會 聚會, 慢慢也淡薄了, 學生成續平庸了, 中學教職員薪酬和保障是好的, 培正中學現狀是津貼, 目前政府迫培正執行百分百的津貼權利和義務, 津貼的中,小學都不用交學費;因十二年免費教育已推行。政府全部包底。 直資 也是香港教育界的辭匯, 表示政府負擔少部份費用, 直資只一筆,政府不包底。學校的自主杈很大, 有選收學生權力, 學校受自我監管, 可以發揮抱負, 可以創新,, 包括學科內容, 校內行政等, 即成為半私立學校, 過去數十年培正人才都是這傳統模式產生,培正小學學生能直升中學, 培正中學不受政府派位限制, 培正中學肯定可收取 75%培正小學畢業生, 維持一條龍的培正傳統, 英文書中文教的傳統也可維持啦! 同學會有捐錢的份兒, 其他也有啦! 甚麼加冕禮, 同學會 聚會, 受到學校的尊重, 學生成續可以超卓, 只要教職員努力和用心, 但是, 目前中學教職員薪酬是好的, 但他們擔心保障不穩定,
註: 請同學們自行解讀和予以比較, 小 結 小我 的利益沖突做成方案彼此的優劣, 因此, 大我便蒙受障阻, 培正目前 便面臨徬徨了, 還有, 難道我們沒有方案三嗎? 還有, 香港其他名校都是津貼嗎? 都是直資嗎? 還有, 方案一 培正中學可收取75% 培正小學畢業生,方案二 培正中學可收约50% 培正小學畢業生。這估計算准嗎? 政府接受嗎? 因此, 校監發表了這份聲明, 邀請各同學表達意見, 幸好, 我們還有好幾個月的考慮, 願主帶領我們作一個聰明的抉擇, 背景: 香港培正中、小學,本來是由同一位校長
(馮棠、林子豐先生)管理的教育機構。只是由於七十年代培正中學接受政府津貼,而小學保留私立而分家。過去,因政府教育部門容許培正中學接受90%培小畢業生(其實合格生100%被接受),而不是像一般津校採30%准收率,因而培正仍能保持
”一條龍” 的地位,藉此吸引廣大家長送其子弟入讀培幼和培小,合格者大都能直升培正中學,培正大家庭及其傳統精神遂得以延續。 两個供考慮和討論的方案 經部份熱心校友與校監、校長充份交換意見,終於能宣布下列两個構思中的方案:
何建宗校監歡迎各方在現階段提出意見, 專用電郵為 kcho,puiching@gmail,com ( please CC info@puiching,org)。各位的寶貴意見,肯定對校董會作出的最後決定有重要影響。 註: 教育局的“一條龍”辦學模式規定:
接龍的中學(如培中),除須接收那為同一辦學模式小學(如培小)之全數學生外(選擇不升讀接龍中學者除外),還須保留最少15%
學額以收取其他外校學生,和預留5%給留級生。因此,若實行“方案一”,培正小學必須縮減現行每级人數,又或培正中學大肆擴班,方可配合接龍方案。惟現時培正中學基於種種限制,基本上已沒有擴充餘地。
註:葉賜添校長估計,方案一 培正中學可收取75% 培正小學畢業生,方案二 培正中學可收约50% 培正小學畢業生。 更正: 1. 首段緣起, 首句標點有誤, 今更正為 影响"培正是一家"前途的兩個方案 2. 又收到 SS轉來電訊, 如下: " SS,謝文中第一段 <
培正校監何建宗發放一篇文章 "影响培正是一家前途的兩個方案" >不確。 |
This Page hosted by Get
your own Free Home Page